Champimom
2025/07/19
post in

BB識叫「爸爸」或「媽媽」先? 教導幼兒說話有技巧

當爸爸媽媽開始帶BB去公園、上Playgroup、入N班時,很多時都會和其他BB比較,最常見的「其他BB已經識講爸爸、媽媽。為什麼自己BB未懂得說話呢?」家長可參考嬰幼兒語言發展的標準,當發現小朋友和同齡的相差一段距離,便可能有語言發展遲緩了。 BB到了6個月大就會進入牙牙學語階段,9個月時開始模仿爸爸媽媽的說話,例如發出「ba」、「ma」,也會說「外星話」,練習發音的技巧。到1歲時,可以說有意思的名詞和動詞,例如「爸爸」、「媽媽」、「奶奶」等,以及「食」、「抱」、「打」、「飲」等。到了1歲半至2歲會說出更多名詞和動詞,並逐漸加入形容詞如「靚」、「乖」、「曳」等;並逐漸說出兩個詞語的短句,例如「媽媽抱」、「我食」。 到了2歲至5歲階段,小朋友已經告別外星話階段,更變得「滔滔不絕」。2歲會說出「我想食麵包」,「我要去街街」等句子,也開始發問問題,如說:「邊個?」、「呢個係咩?」3歲時說出「我3歲」,少講BB話例如「包包」變成「麵包」,「奶奶」變成「牛奶」。4歲可以說連接詞,例如「我很肚餓,我想食麵包」,此階段小朋友開始講故事。5歲時語言發展接近完成,可以說出完整的故事,亦會更喜歡每事問。 教導說話技巧 想小朋友將來學懂與人溝通,首先要學識說話。想小朋友懂得表達自己,首先要加強其理解能力。

  1. 先學聽,後學講
和孩子說話時,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,拍拍他或叫他的名字,雙方要有眼神接觸,讓他聆聽你的說話。
  1. 發音清晰,聲線柔和
爸爸媽媽和孩子說話時發音要清晰,聲線要柔和,音調可多加抑揚頓挫,切勿中、英、普通話夾雜。
  1. 淺白易明,長話短說
和孩子最好長話短說,用詞要簡短易明,例如對兩歲前的孩子說:「俾杯杯。」而不是「俾個杯杯媽咪飲水。」亦可配合手勢令孩子明白。 例如:「俾」—— 伸出手掌;「叻」—— 豎起拇指;「我」—— 拍拍自己
  1. 貼近日常生活
如果孩子喜歡玩玩具,爸爸媽媽可以由此入手。例如教孩子說「玩積木」「疊高高」「砌車車,叻叻」等。平時多和孩子說話,鼓勵孩子模仿說出來。帶孩子到超級市場時,可以告訴孩子這個是水果、那個是果汁等。也可把相關的說話和動作連在一起,例如當媽媽在洗碗時說:「媽媽洗碗。」也可以用問的方法,例如吃東西時問孩子「好唔好食?」「飽飽未?」等。
  1. 多鼓勵 少責罵
孩子開始學習說話,父母採正面及積極的態度,耐心聆聽孩子的說話,如不明白時可鼓勵孩子慢慢說,如果發音不準確,父母應把說話正確地複述一次。當孩子開始變得「多說話」或「每事問」時,除非孩子作出錯誤行為才責罵,否則要適時回應或適當地讚賞他的發聲或說話。
  1. 多參與群體活動
孩子多參與群體活動,自然多機會和其他孩子接觸,可以幫助學習說話和與人溝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