男孩女孩玩具有分別? 0-5歲適合的玩具
男孩子要玩刀劍、機械人,女孩子要玩煮飯仔、洋娃娃?設定性別角色的玩具,是否一定要寶寶玩「啱」玩具才是對身心健康最為有益?有專家認為玩具不足以成為影響孩子性取向的因素,無論男仔定女仔,一起玩玩具更有助智力成長。 反而,配合孩子不同年齡的發展,就要玩不同的玩具,且看看0-5歲小孩適合玩甚麼。曾有美國肯塔基大學( University of Kentucky ) 副教授 Christia Spears Brown 認為,性別偏好是在小孩在了解自己的性別後才出現的,而為了銷售量才導致玩具有男女的分類,這些都屬玩具廠家的商業考慮。本來哥哥的玩具可以傳給妹妹玩,但商業考量的影響下,爸媽又會買新玩具給妹妹,因為那些是男孩的玩具,要多花錢去買女孩的玩具。 而其實玩具不足以成為影響孩子性取向的因素,科學界別認為「基因」才是決定孩子性取向的根本。 美國遺傳學家 Dean Hamer 發現同性戀基因、人類基因組計劃研究學者 Michael Bailey 同認為,性取向與後天選擇沒有關係,反而受基因控制。所以孩子玩了非相同性別特徵的玩具,沒有多少證據說明會影響性取向。 更進一步地看,玩具類型會限制兒童的發展,例如只玩偏向於女孩玩具如洋娃娃的女孩子,往往認為自己未來的職業機會不如男生多,而玩中性玩具的女孩,則認為自己未來有更多的可能性。不同的玩具能刺激智力發展,例如玩積木有利於發展空間思維能力、煮飯仔、扮演媽媽的玩偶能培養責任感等等,如果連玩具都太早區分性別,就限制了孩子的未來發展。
0-5歲適合玩甚麼?
遊戲可以刺激感官、情緒、創造力、體能、社交、身體協調等多方面的發展。既然玩具好處多,就讓大家參考你家寶寶年齡層適合的玩具類型,有助他們身心發展呢。
0-1歲
正值感官訓練階段,可選有質感的玩具,適合玩搖鈴玩具、鏡子、能發出聲音的懸掛玩具、抓握類玩具、不倒翁、玩具鼓、積木。
1歲-2歲
形狀配對玩具,可訓練孩子認識及配對形狀和顏色,學懂操作技巧,例如有圓形、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形狀板。另外亦可玩兒童無害安全泥膠、小火車及小卡車玩具、煮飯仔玩具、小木偶、適合扭抱的玩具動物或洋娃娃。
2歲-3歲
可開始玩木製積木,在堆積木的過程中可認識形狀、顏色及學懂物體彼此間的關係、空間概念、順序概念等。也可以玩電動飛機、小汽車、沙灘玩具如小桶、小鏟子、大/小皮球等等。
3歲-4歲
開始有強烈自主及創造意識,可以玩颜料和刷子塗顏色;訓練手指靈活的串珠( size 要大粒及在大人看管下才玩);木板和卡片遊戲;複雜的併圖、釘板;能替洋娃娃穿衣服,開始學習自理能力。
4歲-5歲
已逐漸長大成兒童,可開始玩能發展小肌肉系統的遊戲,增強協調性、准確性和靈活性的遊戲,而最佳運動有各種球類例如有羽毛球、乒乓球、跳繩、單車等。靜態點可以玩繪圖本、無毒蠟石繪畫。已經是兒童階段,索性參與多人進行的團體玩具、活動,甚至索性在大人陪同下到公園去,接觸人群與大自然。
編按:以上文章只屬參考,父母選擇玩具時不妨因應孩子的性格、喜好以及是否適合而作出選擇。
延伸閱讀:小兒推拿 疏通經脈保健康
延伸閱讀:嘉諾撒醫院 分娩套餐優惠折扣
※如欲率先接收最新親子資訊,請讚好我們的FB專頁,www.facebook.com/champimomhk,並於「Liked/已讚好」選單設定「See First/搶先看」,以及在「Following Button/追蹤中」 內選 「 Notifications On/通知開啟」,多謝支持。